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 -《 传道书》1章


Download

我们来看《传道书》的1章。《传道书》也是诗歌和智慧书题材的延续,到《雅歌》这个题材就结束了。我们前面有分享到的,《诗篇》最主要的是在一个向着神的、敬拜赞美的这么一个角度;《箴言》是对待孩子或者受教的人,向下的这么一个教导,一个劝勉的教导;《传道书》是对世人讲的。如果说一个往上,一个往下,这个是平的,对着世人,就是每一个在世界里的人。


《传道书》有一句有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叫“日光之下”。“日光之下”,就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世上的人,都应该去读一读传道书,那就意味着是每一个人。所以《传道书》的一个主旨,——很短,一共只有12章的一卷书——,主旨就是一个,就是让我们知道,在地上的生活的这个意义是什么?

日光之下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在地上生活的意义,是神安放在我们里面的永生;只有趁着年轻,记念造我们的主,把我们的永恒放在地上生活的意义里,这生活才真的变得有意义。而相对应的呢,前面的《传道书》很大的篇幅,1章到10章都是在告诉我们,地上日光之下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是虚空、是捕风。这是《传道书》一个非常宝贵的道理。

所以《传道书》从结构上看,它非常类似《约伯记》。诗歌(和智慧书)里面,比如说《诗篇》,比如说《箴言》,它是每一篇都很宝贵,每一篇而且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约伯记》,它是在前面一个很长的铺垫,最终的结论是停在最后一章,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宝贵的,就是“我以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见你。”《传道书》也是前面一个很长的铺垫,告诉我们日光之下是没有盼望的,都是虚空的、都是循环的、没有意义的。好,到最后一章,它告诉我们,要趁着年轻,记念造我们的主!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结构,很能帮助我们在前面的很长的铺垫里做深入的思考,最终当结论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特别地能“阿们!”虽然在《传道书》的当中,它不断的还插进去关于神、关于永生,但它都是作为一个铺垫、做一个影子,最终让我们得到12章的很自然的结论。这是《传道书》的大的主旨和结构。

对我们今天在地上受世界吸引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读一读传道书。这使我们很明白,这世界跟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在这世界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之后,第二个点我们看的是,就是看《传道书》的一些背景。

《传道书》传统意义上,大部分的圣经学者还是认为作者是所罗门,虽然有一些不同的看见,认为是传道者或者一个不知名的神的仆人,把所罗门的话记下来,这也有可能,但是,因为,比如说传道书的1章1节说,
传道书1:1
1 在 耶 路 撒 冷 作 王 , 大 卫 的 儿 子 传 道 者 的 言 语 。

这里讲到大卫的儿子,从整本《传道书》的话来看,只有所罗门是合适的,其他的后面的王,都不太可能能够,比如说,讲到《传道书》的第2章这些的内容,不太能够用在其他的所罗门之后的历代的王之上,而且他是耶路撒冷作王的,一个显然就是整个以色列的一个王。所以这个王就应该是所罗门。那是不是所罗门本人写的呢,其实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我们就知道,这个见证是所罗门在做。

那这个的意义呢?我们之后会讲到,因为所罗门他所代表的,是以色列在地上,我们人眼里最鼎盛的时间里的这样的一个王,所以他讲的见证,他说的虚空,就非常有意义了。就像一个在地上人眼里得着所有的人眼里最好的东西的人,无论是智慧、财富、健康,无论是什么,他来说,一切都是虚空的,我们仍要好好听的。因为我们大不了走到他那个程度,我们如果走到那里,走到最远,他也说是虚空、捕风,这样的见证就是非常宝贵的。所以这是作者一个的角度。

从时间上看,有可能,大概率是所罗门晚年的作品,因为他讲到,少 年 人 要 趁 着 年 轻 记 念 造 你 的 主 。我们知道所罗门在中间的一段时间,是因着世界的诱惑,他的确是有远离神的这么一段经历。所以到晚年的时候,说的这些话、这些的记载,就更像是他在对我们的劝勉,当他回转之后。这是一个人物和作者的背景。

那我们先来看第1章。第1章和第2章、第3章,它是一个整体,它是在讲日光之下的事,到底逻辑是怎样的?然后4章到第10章,结构有点像、写法有点像《箴言》,它的头绪是比较散乱。但是,它都是站在一个角度,就是人来怎么看世界,人的一生,在地上的一生;最后,4章到第10章,它的主旨结论都是印证1章到第3章的结论,就是虚空、就是捕风,就是循环。然后第11和12章引出最后的结论,这就是传道书的结构。

我们先看第1章。第1章是个开头,当中有一些关键词,在后面的部分里也反复地出现,比方说我们已经提到了“虚空”,2节说,
传道书1:2
2 传 道 者 说 : 虚 空 的 虚 空 , 虚 空 的 虚 空 , 凡 事 都 是 虚 空 。

那这个虚空,它其实是一个强调;虚空的虚空,就是说是极端的虚空;这里的虚空呢,我们要注意并不是我们讲的很悲观的这个角度,为什么呢?因为他要配合一个词去理解,就是“日光之下”。比方说第9节的最后部分,日光之下;14节,我看见日光之下......“日光之下”也是整本传道书常常看见的一个词。这个虚空是配合日光之下的;日光之上,就不是虚空了

所以,“虚空”不是带着我们进到一个很负面悲观、很无望的情绪里,而是恰恰相反,带着我们看清楚日光之下事情的本质,让我们去到日光之上,去到永恒,去到神的恩典里——神给我们预备的永生里。这个是传道书作者想要带着我们进到的一个局面。

所以我们盼望,我们读《传道书》的时候,不是从一个非常负面的或者宗教式的角度,觉得反正人生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是很脱离整个人生意义的这么一个角度来看待,这是非常糟糕的。恰恰相反,《传道书》正是让我们去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传道书的目的;而不是让我们很负面地和消极地去离开这么样的一个思考。

所以,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我们都会有一个离开世界,再回到世界的过程,这也是《雅各书》说,人生是什么呢?我们人就像天边的云彩、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这个讲的就是传道书的意义——就是我要先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我没有吸引力,我要从日光之下出来。这不等于说我就远离了,我就出家了,我就觉得人生完全没有意义了;恰恰相反,我离开世界,就是我上十字架的过程:就是对世界来说,我在十字架上;对我来说,世界在十字架上。

然后呢,然后就像保罗一样,他回来了;然后就像神的一切的仆人一样,他在世界上能真的做光做盐,成为神合用的器皿。这个意义就是,他人生当出离了日光之下,来到日光之上了以后,他才可能真地在这个世界里活得有意义。而这样有意义的一生,就为神所用,成为光、成为盐、成为他人的祝福。而这个“虚空”和“日光之下”,在《传道书》一章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然后一章还讲了一个概念,就是“循环”,它有很多的表达方式,
传道书1:4
4 一 代 过 去 , 一 代 又 来 , 地 却 永 远 长 存 。

还有就是第9节,7节、6节:
9 已 有 的 事 , 后 必 再 有 ; 已 行 的 事 , 后 必 再 行 。 日 光 之 下 , 并 无 新 事 。
7 江 河 都 往 海 里 流 , 海 却 不 满 ; 江 河 从 何 处 流 , 仍 归 还 何 处 。
6 风 往 南 刮 , 又 向 北 转 , 不 住 地 旋 转 , 而 且 返 回 转 行 原 道 。

这样的一个不断地循环,其实在后面的章节里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就是有时……,有时……,就是有时候,有定期,这都是一个意思。这样的一个概念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只有神才是不变的。而地上的这些事情呢?不过是一个循环,没有意义的。

第4节是一个很好告诉我们的一个角度,说:一 代 过 去 , 一 代 又 来 , 地 却 永 远 长 存 。就是,什么是不变的?那就是神祂所安放的,是不变的;祂的道是不变的。我们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已。地上的事情,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有人贫穷,有人富足;有人智慧,有人愚昧;但是,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地上会消亡,都是需要面对最终永生神的审判。所以,“循环”这一点,一样带着我们去到了一个结论:这个是虚空,是捕风;要到日光之上去找那永恒。

第1章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劳碌”,就是“劳苦”。比方说第3节,他 在 日 光 之 下 的 劳 碌 ;比方说第13节最后,是 极 重 的 劳 苦 。为什么地上是虚空、是捕风?因为它的确不会给我们很大的愉悦。没有谁说我的一生只有喜乐,没有劳苦,这绝对是谎言;恰恰相反,无论谁在这地上过了一生,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生的确是劳碌的,是劳苦的,不是令我们很愉悦的。

那这样的一个人生放在日光之下,就给我们一个结论:我们为什么要为这种短暂的、循环的、劳碌的一生,给它大的意义呢?这就得着我们今天最后的结论,就是1章的第3节,这就是一个问句:有什么益处呢?
传道书1:3
3 人 一 切 的 劳 碌 , 就 是 他 在 日 光 之 下 的 劳 碌 , 有 甚 麽 益 处 呢 ?

没有益处!这“益处”在这一章里没有讲到,在后面会讲到;“益处”就是,神安放在我们里面的永生。即便是智慧也是没有益处的。第1章的最后17、18节,我们放在后面来讲,为什么智慧也没有益处呢?

总之,我们今天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当思想在地上生活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求神光照我们!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