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传道书》第二章。第二章继续了第一章的主题,就是继续在说为什么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它分不同的角度。我们看见在《传道书》里常出现的另外一个词组,就是我心里说,我转念,然后我又转念,这些其实都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人在思考他的一生,在思考我人生的意义,这是非常宝贵的一个角度。所以整个《传道书》都是带领我们,把我放在里面,我来想为什么会这样?我做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我该怎么做?我人生应该怎么度过,这个是我想我心里说我转念,我又转念,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同样的来思考《传道书》的作者带领我们、想让我们去思考的这些事,我们常常是在地上的时候,是被琐事所捆住,我们不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我们常说是上帝的角度,就是我们跳起来看,看自己的一生,看这样的一个方式会帮助我们得着一些宝贵的结论,因为我若在里面,我常常是眼瞎的。我在这个循环里,我就是被推着走的。我什么时候停下来起来抬头看神,然后站在永恒的角度看自己,才能得着一些宝贵的真理。
所以从第二章一开始,他说,
传道书2:1
1 我 心 里 说 : 来 罢 , 我 以 喜 乐 试 试 你 , 你 好 享 福 ! 谁 知 , 这 也 是 虚 空 。
所以他就开始告诉自己什么样的事是对的,他先用的什么样的角度呢?他说好,我用喜乐来试你,你好享福。我们今天先看这一个点,我在地上享受喜乐,这些能给我带来喜乐的事情,可不可以得着永恒的高兴,永恒的快乐呢?这就是结论,就是不可以。所以从第1节到第11节他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他可以,他说我用什么,第1节他就把结论给出来了,他说我用喜乐试你,你好享福,你是谁呢?还是我自己,就是我心里说,我对自己说,好,你要找到意义不是吗?我就用喜乐来试一下,然后享福来试一下,然后他先把结论给出来,谁知这也是虚空,结论跟第1章是一样的。然后在喜乐,他用什么样的方式呢?第4节,
传道书2:4
4 我 为 自 己 动 大 工 程 , 建 造 房 屋 , 栽 种 葡 萄 园 ,
第7节,
传道书2:7
7 我 买 了 仆 婢 , 也 有 生 在 家 中 的 仆 婢 ; 又 有 许 多 牛 群 羊 群 , 胜 过 以 前 在 耶 路 撒 冷 众 人 所 有 的 。
第8节,
传道书2:8
8 我 又 为 自 己 积 蓄 金 银 和 君 王 的 财 宝 , 并 各 省 的 财 宝 ; 又 得 唱 歌 的 男 女 和 世 人 所 喜 爱 的 物 , 并 许 多 的 妃 嫔 。
第9节,
传道书2:9
9 这 样 , 我 就 日 见 昌 盛 , 胜 过 以 前 在 耶 路 撒 冷 的 众 人 。 我 的 智 慧 仍 然 存 留 。
而且呢智慧还在,这个就给我们一个极大的挑战了,我们在地上的标准里,无非就这么几个人在追求的:财务、享乐、智慧、聪明、然后地位、就是王么。然后比如说有世人所喜爱的工程也好,水池也好,还有就是酒,第3节的酒使我肉体舒畅。所有这一切,《传道书》的作者说,他都试过了,不但如此,他试到一个程度,超过所有在以前的众人,他到了一个顶峰。所以某种程度,我们看一下所罗门,它可以是所有我们所想要达到目标的一个集大成者,他是最聪明的人,他最有钱的人,然后他很年轻,在他有这些成就的时候,他所以他有健康,然后他有很大的地位,所以他的那个王国是非常的有势力的,他是君王,等于把我们今天想要去某一个领域达到的最好的都放在他一个人身上做成了。我们今天可能最有智慧的不一定是最有权势的,最有权势的不一定是最有财富的,最有财富的不一定是最健康的,如果所有都在同一个人身上,他说这都是虚空,我们就要好好想一想了。因为我们终有一天当面对神的时候,神会说我已经让所罗门给你做了这个见证,你为什么不听呢?这就是圣经的宝贵,我们不是每一样都要自己去试的,我们不是说我要得着我才回头的,就好比我们都知道吸毒会对自己有伤害的,不是每个人吸完才说有伤害,我决定不吸了,我们多少人听到就是不去做的。我们都知道从高楼跳下来会死的,不是每个人都去跳一下再说我证明了会死的,我们都不会去做。我们为什么不在灵里的道理上,我们去听一听已经做过的,已经做到极致的一个见证人给我们所说的话呢?这就是二章的一开始他说我要让你听一下,我全部都试过了,这些不管用,这些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这个是第1个点。他说我用喜乐用享乐来试验一下。
第2个点就是我们昨天留下的一个智慧,因为昨天在第一章的最后,他还已经开始讲到智慧了,17节(一章),
传道书1:17-18
17 我 又 专 心 察 明 智 慧 、 狂 妄 , 和 愚 昧 , 乃 知 这 也 是 捕 风 。
18 因 为 多 有 智 慧 , 就 多 有 愁 烦 ; 加 增 知 识 的 , 就 加 增 忧 伤 。
这里我们先要解释一下这个智慧这个词,因为我们知道,圣经常讲到智慧,我们都想到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所以真智慧,属灵的智慧是从神而来的,是以永恒为基础的,这是《传道书》前面的这几章讲到的智慧,不是这个概念,这个智慧一定要配合《传道书》另外一个关键词,日光之下。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日光之下这个词放在《传道书》特别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就是在讲世界的事,它就是在讲我们今生,我们一定要从这个今生里跳出来,这是它在前面积蓄那么多的言语,就是想带着我们做这么个结论。
所以我们记得这些智慧是日光之下的智慧,如果我们要有真智慧,我们来到日光之上,来到神那里,我认识耶和华,我以祂的话语为我永生、为我的地上生活真正的意义,我才是有真的智慧。所以在这里,一章的18节讲到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在地上日光之下,我知识再多也不过是愁烦。
所以这就进到我们今天二章的第2个点,如果我用地上的满足我的肉体享乐的东西试我,我试不出来呢,我自然就会去想我要试一下智慧。所以在第二章的10节,他说我言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他是谁?就是我自己。所以我和他都是在讲我,就是我跳出来看我,然后我心里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就是我说好,如果我要找意义,我就用一切我眼看见就喜欢,心看见就想要的我都满足,结论就是我们第1点的结论。这个所罗门说不可能,没有意义,我试过了,我已经试到极致了。现在呢我们要试什么呢?既然我所有眼所要的都没有呢,我会说我可以有哲学,我可以有思想,我们想一想我们在这地上找意义不就是这么个过程吗?如果我在享乐的事上,物质的事上,世俗的事上,我找不到意义,多少人去找宗教,去找哲学呢?多少人陷在这所谓的日光之下的智慧里,这智慧一样是虚空,多么悲哀的事呢?这就是我们要看这意义啊,我们不是在找人的智慧,不是在找地上说我既然物质没用,我有智慧就是有用的,没有意义,宗教救不了我,思想哲学都救不了我,只有真理可以,真理在哪儿呢?日光之上,在那永恒之处的神那里。
所以我们继续看智慧它会有个什么问题呢?第12节,
传道书2:12
12 我 转 念 观 看 智 慧 、 狂 妄 , 和 愚 昧 。 在 王 以 後 而 来 的 人 还 能 做 甚 麽 呢 ? 也 不 过 行 早 先 所 行 的 就 是 了 。
转念的意思就是既然前面不行,所以我在转念,我在试,这叫转念,转念看什么呢?看智慧狂妄和愚昧,智慧对应的是什么?就是狂妄和愚昧。我们今天多少呢我们会站在什么角度?好,世俗的人都是狂妄、都是愚昧的。我是有思想的,我是有哲学的,我是有宗教的,所以我是智慧的。我站在这个角度,我把自己放在一个日光之下,可以找到从智慧里而来的艺术和意义的这么一个角度,我还是没走出来。我的对立面呢,无非就是狂妄,无非就是愚昧,无非就是我认为不可能的,你去用肉体满足的事情去找意义是没有的。但问题在于,第13节,
传道书2:13-14
13 我 便 看 出 智 慧 胜 过 愚 昧 , 如 同 光 明 胜 过 黑 暗 。
14 智 慧 人 的 眼 目 光 明 ( 光 明 原 文 是 在 他 头 上 ) , 愚 昧 人 在 黑 暗 里 行 。 我 却 看 明 有 一 件 事 , 这 两 等 人 都 必 遇 见 。
也对,这就说明我们今天不是说哲学,宗教它看不见问题,它看得见,它能够帮到我们,因为有智慧肯定好过愚昧,我生活在智慧里,日光之下的智慧里,好过生活在日光之下肉体的享乐里,这些都对。但关键是14节的后半段,我去看明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这是最悲哀的,这是虚空的原因,就是第15节最后他得的结论,
传道书2:15
15 我 就 心 里 说 : 愚 昧 人 所 遇 见 的 , 我 也 必 遇 见 , 我 为 何 更 有 智 慧 呢 ? 我 心 里 说 , 这 也 是 虚 空 。
遇见的什么事呢?16节讲了,
传道书2:16
16 智 慧 人 和 愚 昧 人 一 样 , 永 远 无 人 记 念 , 因 为 日 後 都 被 忘 记 ; 可 叹 智 慧 人 死 亡 , 与 愚 昧 人 无 异 。
我是一个智者,我有很多的智慧的话语,日光之下的,我可以教导人,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可以传道,问题最后我也死了,那个在肉体里享乐的人最后他也死了,如果都是这样,那我这个智慧到底哪里帮到了我呢?没有意义。所以他说,最后17节到最后他说,
传道书2:17
17 我 所 以 恨 恶 生 命 ; 因 为 在 日 光 之 下 所 行 的 事 我 都 以 为 烦 恼 , 都 是 虚 空 , 都 是 捕 风 。
所以转念一想,想到智慧,想去从哲学宗教里寻找人生的意义,最终还是虚空,还是捕风。最后再往后看,还有什么呢?就是劳碌,我们昨天讲到了劳碌,劳碌我们昨天只是看见的确是极重的劳苦,是辛苦的。那今天呢,他的劳碌的这个角度,就是第18节往后的这个部分,一直到第23节这个部分,他在说什么?这个劳碌的结果是虚空的。我们经常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意义,我劳苦是为了一个目标,我积攒财富是为了一个目标,我人生奋斗是为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非常有意义的,所罗门在这儿告诉我们什么?他说这个目标没有意义,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然后这个人是智慧还是愚昧,我也不知道。然后他还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所以第20节,
传道书2:20
20 故 此 , 我 转 想 我 在 日 光 之 下 所 劳 碌 的 一 切 工 作 , 心 便 绝 望 。
所以他又转想,前面转念一想,他想到智慧,这时候转念一想,想到劳碌工作的结果,他心里就绝望了。因为他没有办法控制他身后的事,多少人比如说古代的皇帝,他有文治武功的时候,他就想活500年,再活五百年,因为他不知道他的后代会怎么败坏他所文治武功所带来的这个国度,因为他无法控制。事实上就是这样,这封建王朝里不是没有做对事情,有盛世的皇帝,有啊,那最后结果呢,就是劳碌之下,不知道是谁在做(之后)。
所以21节说,
传道书2:21
21 因 为 有 人 用 智 慧 、 知 识 、 灵 巧 所 劳 碌 得 来 的 , 却 要 留 给 未 曾 劳 碌 的 人 为 分 . 。 这 也 是 虚 空 , 也 是 大 患 。
而且他在劳碌的时候,第23节,
传道书2:23
23 因 为 他 日 日 忧 虑 , 他 的 劳 苦 成 为 愁 烦 , 连 夜 间 心 也 不 安 。 这 也 是 虚 空 。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第一章的结论是完全对的,作者无非是他带着我们经历,我们跟自己说,我们跟自己理论,他说我去试这个,我再去试一样,我再去是一样,没有用,都是虚空。
好,到结论呢,我们再往后看到24节、25节、26节,所以他说呢,24节,
传道书2:24
24 人 莫 强 如 吃 喝 , 且 在 劳 碌 中 享 福 , 我 看 这 也 是 出 於 神 的 手 。
好,从这儿开始神的概念出来了。所以我们在日光之下的所有这些事,我是劳碌也好,我是吃喝也好,我是享福也好,我是智慧也好,这一切都在神的管制之下。当我看见神的手的时候,我在地上吃喝也好、享福也好就变得有意义了。当我没有看见神的时候呢,我就算在地上有智慧劳碌为了一个我认为是大的目标还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乎我在地上是一个什么状态,在乎我们每一个在地上环境里的人,在我的有生之年是不是能看见神的手,这就是《传道书》开始要传递的信息。从第二章它就开始埋下这个影子,高潮是在第十二章。
所以他说呢,第2章的最后他说,这恶人,就是罪人,
传道书2:26
26 神 喜 悦 谁 , 就 给 谁 智 慧 、 知 识 , 和 喜 乐 ; 惟 有 罪 人 , 神 使 他 劳 苦 , 叫 他 将 所 收 聚 的 、 所 堆 积 的 归 给 神 所 喜 悦 的 人 。 这 也 是 虚 空 , 也 是 捕 风 。
我们没有办法控制未来,在地上因为一切劳苦所做的最后的事,很可能是因着他所留下的给到那些败坏的人,他就败坏了。败坏完了呢,神把这个用在谁身上呢?神把这个用在他所喜悦的人身上,所以最终呢,是我们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不能成为神所喜悦的人,这个才是秘诀,我们能不能把自己交给祂,能不能看见永生的意义,知道神的手是最终掌权的,直到日光之上的事,才是决定一切日光之下事情的意义的。求神让我们开那灵里的眼,直到永恒远多过日光之下。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