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马太福音》7章


Download

我们来看《马太福音》的第7章。第7章是山上宝训的最后一章,内容也非常的宝贵,7章的1节到6节,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视角来看论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这样的冲突,我们当如何的看待;那7节最后呢,就是神开始要我们做选择,所以我们今天分两个部分来分享。


我们先看1节到第6节。那1节到第6节的主题,其实还是承接前面的内容,还是在讲到我们在神面前的谦卑,第1、2节说,
马太福音1:1-2
1 你 们 不 要 论 断 人 , 免 得 你 们 被 论 断 。
2 因 为 你 们 怎 样 论 断 人 , 也 必 怎 样 被 论 断 ; 你 们 用 甚 麽 量 器 量 给 人 , 也 必 用 甚 麽 量 器 量 给 你 们 。

这告诉我们,我们没有判断、论断他人的权利。这样的权柄是属神的,而且如果我们站在我们的角度去论断别人的,我们是在神面前有亏欠的,他会用这样的量起来量给我们,这是我们第1个看见。第2个,就是梁木和刺的对比,他说,
马太福音1:3-5
3 为 甚 麽 看 见 你 弟 兄 眼 中 有 刺 , 却 不 想 自 己 眼 中 有 梁 木 呢 ?
4 你 自 己 眼 中 有 梁 木 , 怎 能 对 你 弟 兄 说 : 容 我 去 掉 你 眼 中 的 刺 呢 ?(所以,他说)
5 你 这 假 冒 为 善 的 人 ! 先 去 掉 自 己 眼 中 的 梁 木 , 然 後 才 能 看 得 清 楚 , 去 掉 你 弟 兄 眼 中 的 刺 。

他在说,我们和弟兄、和神的关系,哪一样对我更重要?是我们自己跟神的关系,或者说如果我们两个人都对神有亏欠,哪一样对我更重要?是我自己对神的亏欠更重要。重要的意思就是我更需要悔改我的罪,因为这样事情对我的影响是梁木;而弟兄他的罪,在神面前的亏欠对我的影响是一根刺。所以这些内容呢,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属灵的亮光,让我们知道我们在与人交流或者有一些的属灵的关系上,什么是更重要的?就是我要看我在神面前是不是有亏欠,我要拔我眼中的梁木。

所以梁木和刺的对比,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梁木是非常大的,刺是非常小的,那大就是影响大了,这个和我们昨天讲到的6章的22节,
马太福音6:22-23
22 眼 睛 就 是 身 上 的 灯 。 你 的 眼 睛 若 瞭 亮 , 全 身 就 光 明 ;
23 你 的 眼 睛 若 昏 花 , 全 身 就 黑 暗 。…… !

就是如果我在神面前没有悔我的罪,这样事情、这个亏欠,就是梁木。我若只是想要去看对方的问题,我看来看去最多也只能看见一根刺。所以我要先拔自己眼中的梁木,先在神面前悔我的罪,我才可能被神所用,去帮到对方,去拔他眼中的刺。这个是这一段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属灵的教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与人有冲突纷争的时候,总是先看自己在神面前的亏欠。

这一个属灵的原则建立的基础就是《马太福音》的7章的前面这一段。我们先看后面这一段的主题,7节到最后就是“登山宝训”的结尾,这个结尾有个很明显的架构,就是选择,两个、两个、两个。这个选择的开始就是7节到第12节,告诉我们要祷告,去祈求,求神(让我们去)要那最好的。要那最好的也就是我们做对的选择,而这个选择,神用了一组两个,宽门、窄门是两个;果树是两个;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能进去或不能进去的又是一个对比;24节到最后的两种基础又是一个对比。

所以在这儿呢,我们看见两条路因此而出来了。所以主在讲完这个登山宝训之后很清楚给了我们一个选择的责任,而选择责任一开始神是鼓励我们去祈求的,就是第7章的7节
马太福音7:7、11
7 你 们 祈 求 , 就 给 你 们 ; 寻 找 , 就 寻 见 ; 叩 门 , 就 给 你 们 开 门 。
11 你 们 虽 然 不 好 , 尚 且 知 道 拿 好 东 西 给 儿 女 , 何 况 你 们 在 天 上 的 父 , 岂 不 更 把 好 东 西 给 求 他 的 人 麽 ?

所以在这儿,从登山宝训一开始,从5章的第3节,说
马太福音5:3
3 虚 心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天 国 是 他 们 的 。

虚心就是要谦卑,就是我知道我没有我才会去求。然后,神用了一个很长的篇幅讲到这,就用了很多的角度,为的是让我们谦卑,让我知道我要虚心。我虚心不是为了神,是为了我自己,我自己是没有的。因为神的律法远比我想的要圣洁,远比我想的要难,我根本做不了;而且这后果也远比我想的要严肃,是我根本想不到的。我原来里面瞎了,我就整个都暗了;然后,我根本想不到要爱仇敌、要为逼迫我的祷告。

所以到这儿呢,神说那你要求。要求什么呢?求那上好的,上好的就是主耶稣自己。所以 你 们 在 天 上 的 父 , 岂 不 更 把 好 东 西 给 求 他 的 人 麽 ?在另外的地方,在《路加福音》讲,他同样讲到这一段,何 况 天 父 , 岂 不 更 将 圣 灵 给 求 他 的 人 麽 ? 所以神要最后把圣灵赐给我们,这是他预备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这个是我们根本想也想不到的,最宝贵的。

我们可以想一想在旧约,先知以利亚要离开的时候,以利沙他要求的是什么?就是“ 感 动 你 的 圣 灵 , 加 倍感 动 我 ”。他要求那最好的,他知道。所以神也因着他的这样的决心,他想要的心的渴求,就成全了他,感动以利亚的圣灵加倍感动了以利沙。所以以利沙所行的神迹和能力,也的确是大的。

到今天,我们每一个重生得救的人,圣灵就住在我们里面。圣灵最终是神给我们的,耶稣的灵最终会给我们。在这个时候,神已经把这个话语给出去了,虽然耶稣还没有在《马太福音》7章的时候还没有上十字架,最终还没有做成福音,救恩的工作,但是神已经把这预言给出去,在今天我们回头看已经是成就了的。

那我们今天怎么得呢?我谦卑接受救恩,我说:主啊,我要。我们就怀着像以利沙那样的心,我要这圣灵,我要赦罪的恩典,我要那最好的。所以,神在这鼓励,在讲完铺垫之后,讲完谦卑的铺垫之后,开始鼓励人去求,去求那最好的。他说我们不好,尚且知道把好东西给儿女,更何况天上的父呢。然后求那最好的,是我们做对的选择;但是,我们还会有另外的一个可能,就是宽门的可能,从13节开始,神就把这个可能讲出来了。

所以一个完整的我们今天的福音,最终一定会讲到选择错误的后果的。从这开始,神就告诉我们选择的责任在我们,给予的恩典神已经显明了;但是,13节
马太福音7:13-14
13 你 们 要 进 窄 门 。 因 为 引 到 灭 亡 , 那 门 是 宽 的 , 路 是 大 的 , 进 去 的 人 也 多 ;
14 引 到 永 生 , 那 门 是 窄 的 , 路 是 小 的 , 找 着 的 人 也 少 。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总结,从圣经的一开始,从《创世纪》第3章开始,人就开始在做选择。亚当、夏娃做了错的选择;该隐做了错的选择;亚伯做了对的选择;挪亚做了对的选择;那个时代所有其他人做了错的选择。这个选择就是面对神给出来的恩典,我们怎么做选择?我是接受还是拒绝?我是要进宽门,还是要进窄门?宽门是走向灭亡的,是世人走的路;窄门就是我要接受神赦罪的恩典,我要认耶稣基督作我的救主,我要那好的、属天的。

所以这个是一个选择的责任,从这开始就让我们看见神为了把这讲清楚,他用了很多的比方。15节开始到20节是一个比方,他在说两种的果树,一种就是荆棘、蒺藜;一种是葡萄、无花果。就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他用果树来讲选择,就告诉我们这个选择是你里面的决定,但是它一定会在外面显明出来,这就用果树的这个比方所告诉我们的这个形象。因为好树最终是结的好果子,坏树结的坏果子。因为你在没结果子之前,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树,当一结果子,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树。

所以当我们说里面我说“我信”,我说“我要”的时候,我最终一定会在外面把果子结出来,——是不可能的,我里面我是荆棘,就算我说“我是无花果”,我也结不出无花果,我也结不出葡萄,就是这个意思。神告诉我们,最终你做的选择,一定是从里面生出来的愿望,而不是一个宗教。那在这呢,宗教的概念就进来了,宗教就是假的了,就是假冒伪善的,就是我说:主 啊 , 主 啊 ,21节到第23节就把这一类的下场的未来的审判的结局讲出来了。
马太福音7:21-23
21  “ 凡 称 呼 我 ‘ 主 啊 , 主 啊 ’ 的 人 , 不 能 都 进 天 国 ; 惟 独 遵 行 我 天 父 旨 意 的 人 才 能 进 去 。
22 当 那 日 , 必 有 许 多 人 对 我 说 : ‘ 主 啊 , 主 啊 , 我 们 不 是 奉 你 的 名 传 道 , 奉 你 的 名 赶 鬼 , 奉 你 的 名 行 许 多 异 能 麽 ?’
23 我 就 明 明 的 告 诉 他 们 说 : ‘ 我 从 来 不 认 识 你 们 , 你 们 这 些 作 恶 的 人 , 离 开 我 去 罢 ! ’ ”

这里在说我很可能嘴巴上说我是信的,我甚至称呼他为主,我甚至还能行异能、还能赶鬼、还能传道,我甚至是奉主的名做的,主说,“我不认识你”,这是个很可怕的事情。这个事情说明了我里面并没有做真正渴慕神、远离偶像、远离罪归向神的这个决定,我没有做。这个决定,只有我自己做了,我自己知道。

所以我们不是进到一个宗教里,我们也不需要任何人来承认,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就是神借着福音书要给出来的福音,借着整本圣经要给出来的真理。就是我们不是来演给谁看的,也不是来证明我是一个义人的。我是来到神面前,看见这些道理,看见这大光;然后我得做个选择,我还是要待在罪中呢?我还是说:主啊,我恨恶罪,你在山上宝训讲的都是我所想要做的,都是我想要的,求你把这圣洁赐给我,赦免我的罪,赐我胜过罪的能力。

我们来到神面前,我的这个决定才会带来之后那好的果子,才会带来之后我进天堂被接纳,才会带来我进到窄门里,才会带来24节之后的两种基础里那种好的,就是  雨 淋 , 水 冲 , 风 吹 , 房 子 总 不 倒 塌神在这用一个形象的这个比方,就是先是宽门、窄门,然后两种果树,然后是两个基础,一个是房子造在磐石上,一个是房子造在沙土上。

他都想告诉我们,我们最终是先要我里面做一个决定,我是不是想要神告诉我的,这圣洁的生命。我如果想要,神就必赐给我。因为他在第7节到第12节讲的很清楚,你要求,求什么?就是求这个:我要啊,主啊,你讲的这圣洁的生命,在前面讲的我都要,求你赐给我,神就会把圣灵赐给我们。我在那一刻不但过去、未来一切的罪,审判的后果得赦免了;而且圣灵会给我能力,我真的可以做到,我做到就葡萄树结出葡萄果;无花果树就结出无花果;而且呢,我可以经历雨淋、风吹、水冲而不倒塌呀,因为我听了这话我就去行。

这个和《雅各书》讲到的“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道理是一样的,一个活的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耶稣在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在宗教的称呼“主啊、主啊”,这样的一个方式里,而是在我里面,真的发自内心的做了一个决定之后把主权交给主,主一定会让我们看见,我们被改变成为那越来越像主的样式,这就是成圣路上发生的事情。而相反的,我若是带着别的想法进来的,无论我怎么装、怎么掩饰,最终我也无法被主悦纳。

所以在28节的时候,
马太福音7:28-29
28 耶 稣 讲 完 了 这 些 话 , 众 人 都 希 奇 他 的 教 训 ;
29 因 为 他 教 训 他 们 , 正 像 有 权 柄 的 人 , 不 像 他 们 的 文 士 。

因为文士他总是在假冒伪善的,他在宗教里;而耶稣来告诉我们真正的真理,我们是无法掩饰、无法隐藏的,要来到他面前做一个根本性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之后,这个决定之后,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生生命里革命性的变化,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我们不在是我,乃是基督了。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