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马可福音》第7章。第7章耶稣继续在教导以及行神迹;人继续对耶稣的教导有回应。分两个部分:1-23节是耶稣和法利赛人的对话;24节到最后,两个神迹显明信心的宝贵。
我们先看第1部分给我们的启示:法利赛人是一群并不相信的人,所以他们来到耶稣面前的问题,不是求知的,他们是来论断的;他们论断耶稣的门徒不洗手吃饭,他们不想要真理,他们只想显明自己的骄傲和意见。耶稣却用他们的骄傲来讲了两个道理:第一,就是让我们看见了法利赛人是假冒为善的,——就是我们里面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那样。耶稣用了孝敬父母来显明他们的心;第二个道理,就是耶稣让我们看见,里面的和外面的哪一个更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里面的人,——就是我的灵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外表的、宗教的仪式和标签。
我们先看第1个这个对比。法利赛人重视的是洗手、洗杯子、洗盘子;耶稣重视的就是要孝敬父母。哪一个才是真的神的教导?我们知道十诫里是有明确的讲要孝敬父母的,但是十诫里没有说要洗手才能吃饭。所以,法利赛人把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把最重要的东西却忽视了。耶稣用“ 蠓 虫 你 们 就 滤 出 来 , 骆 驼 你 们 倒 吞 下 去 。” 在《马太福音》23章,来显明法利赛人是怎样的人,在这里再一次证明。蠓虫是什么呢?就是洗手、洗浴...第4节的后半段:洗 杯 子 、 罐 、 铜 器 。但是重要的是什么呢?第9节,耶稣说:
马可福音7:9-12
9 又 说 : 你 们 诚 然 是 废 弃 神 的 诫 命 , 要 守 自 己 的 遗 传 。
10 摩 西 说 : 当 孝 敬 父 母 ; 又 说 : 咒 骂 父 母 的 , 必 治 死 他 。
11 你 们 倒 说 : 人 若 对 父 母 说 : 我 所 当 奉 给 你 的 , 已 经 作 了 各 耳 板 ( 各 耳 板 就 是 供 献 的 意 思 ) ,
12 以 後 你 们 就 不 容 他 再 奉 养 父 母 。
但是,他们却说:我这个孝敬父母的钱,给了,供献了,或者说给了会堂、圣殿了,就可以不用给父母了。这是他们非常狡猾地想要躲避孝敬父母的职责。所以耶稣对他们的定性是什么?第7章7节,
马可福音7:7
7 他 们 将 人 的 吩 咐 当 作 道 理 教 导 人 , 所 以 拜 我 也 是 枉 然 。
第6节,
马可福音7:6
6百 姓 用 嘴 唇 尊 敬 我 , 心 却 远 离 我 。
在这儿,我们看见法律赛人重视的是外面,他们很想洗——洗手也好,洗杯子也好。洗,代表什么?代表洁净了。他们嘴巴上说要洁净,但洁净的方式是洗外面。耶稣说:嘴 唇 尊 敬 我 ,——就是洗了外面,但是 心 却 远 离 我 ,——里面是脏的。
耶稣用孝敬父母来显明法律赛人的心之后,继续了一个教导,从14节到23节,这是对着门徒的。这个教导就是什么更重要?耶稣说,15节,
马可福音7:15
15 从 外 面 进 去 的 不 能 污 秽 人 , 惟 有 从 里 面 出 来 的 乃 能 污 秽 人 。 ( 有 古 卷 在 此 有 :
这是一个钥节,非常重要!外面进去的就是吃的,如果我们重视这些,我们就会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就是里面出来的,里面出来的就是我心里所想的,所以在21节,神说,
马可福音7:21-22
21 因 为 从 里 面 , 就 是 从 人 心 里 , 发 出 恶 念 、 苟 合 、
22 偷 盗 、 凶 杀 、 奸 淫 、 贪 婪 、 邪 恶 、 诡 诈 、 淫 荡 、 嫉 妒 、 谤 ? 、 骄 傲 、 狂 妄 。
神用那么长的篇幅,一个个地列出来,其实就像一面一面镜子,来照出我们的本相是怎样的。耶稣为什么要这么讲呢?就是我们的本相是怎么样呢,我如果看不清楚,我就不会去他那里祈求赦罪的恩典了。法利赛人正是因为他看不见他里面的本相,(就像)21节描述的这样,所以他就眼瞎了,他就不需要耶稣,因为他受什么蒙蔽了呢?他受他洗了手、洗了杯子、洗了浴——受这个蒙蔽,所以他看不清,他不孝敬父母,这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
这给我们今天的启示和教训是什么?什么更重要?!我是看重我外在、人眼里的义行呢?还是看重我心里是不是真地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我需要主,我是里面接受耶稣呢?还是我仅仅是想要一个外在的表象的标签——一个仪式,一个只洗杯子、洗手这么一个宗教呢?而这是我们今天要去选择的。当我里面想要的时候,我一定是要去面对我里面这个本相——我该怎么办?我们今天没有办法躲避这个问题,我可以说我是基督徒,但这个说不等于我就是,除非我真地看见了(21节)我的本相是这样,然后我说:主啊,我不想这样,求你赦免我的罪;然后转离罪,转向神,靠着圣灵的力量,我去,在神面前,立定心志与罪告别,与罪抗争。
这是一个我们的决定,这是灵里的一个决心。但这个决心有一个很容易掉进去的坑,就是容易受外在的、一个宗教仪式的表象所迷惑,我以为我是了,因为我得着了宗教——我洗手了。这是我们今天借着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我得救,是我真地(从21节)对我的看见开始的。这个里面的这些样子,神不是在说别人,就是在说我们自己。所以,23节说,
马可福音7:23
23 这 一 切 的 恶 都 是 从 里 面 出 来 , 且 能 污 秽 人 。
如果我里面是脏的,我怎么可能是能够帮到别人呢,那肯定是在污秽人了。法利赛人就是这样。所以无论他怎么洗,他里面脏了就脏了,除非他真的认识,而且愿意,他才可能真地重生得救。
7章的24节到最后,在讲信心的宝贵的道理。24节,
马可福音7:24a
24a 耶 稣 从 那 里 起 身 , 往 推 罗 、 西 顿 的 境 内 去 ,…… 。
这个告诉我们,耶稣来,他的确是一直在不同的地方传道的。推罗、西顿已经超出了以色列的地方,他去推罗、西顿,也一样是去把这赦罪的恩典去告诉别人的。但是,他先要让人显明信心,这就是24~30节这个故事的意思了。
这个故事我们乍一看会觉得很难咽,觉得,哎,耶稣怎么会说,“让 儿 女 们 先 吃 饱 , 不 好 拿 儿 女 的 饼 丢 给 狗 吃 ”呢?我很受冒犯,我们觉得耶稣你怎么说我是狗呢?事实上,我们若不认识神,就和动物是一样的,就是完全活在肉体里的——是一个程序,相当于我并没有从灵里去回应神给我的爱。这个并没有贬低我们的意思,因为动物也是神造的,所以如果我选择不要当人,我不要活在灵里,不愿意做选择跟随神这个决定,我就是活在肉体里的。所以在28节妇人的回答是非常的有信心,她说,
马可福音7:28
28 妇 人 回 答 说 : 主 阿 , 不 错 ; 但 是 狗 在 桌 子 底 下 也 吃 孩 子 们 的 碎 渣 儿 。
她先谦卑自己。谦卑是一个得着救恩的前提。当她先谦卑自己的时候,她就能看见了。看见什么呢?就是我们真的不配得。如果她认为我本来就配得,我就会被冒犯,因为我就被贬低了嘛。我觉得我配得,我就是已经做了对的选择的人,就如同法利赛人一样,你现在把我说成狗,那我肯定被冒犯。
但她知道她不配,因为她知道她活在肉体里,她知道她女儿所做的这一些,也都是我们在罪中因着自己的悖逆而来的后果,所以她说,我不配,但是我知道你有恩典,这个恩典多过人所求所想的。她在说,你给到犹太人的,你给到你拣选子民的会多,我只要吃他们多出来的、剩下来那一点就够了。事实上是这样。我们刚刚查考的五饼二鱼,全部吃完,还多了12篮子;这12篮子给外邦人吃是足够了。所以在这儿,耶稣为什么要在一开始去到西顿之后并没有立刻去医治这个妇人,他要显明妇人的信心。
我们今天全都是外邦人,这迦南妇人是我们一个信心极好的榜样,我们本在这道上是没有份的,绝大部分教会的人都不是犹太人,我们本来在这神的拣选的恩典里是没有份的,本来是地上的等待罪的公义审判的一群人,但是,因着神的恩典,我们却看见了光。那么我们怎么能得到这光?神只要我们一样,就是迦南妇人的信心。迦南妇人给我们最宝贵的教导和启示就是信心。我们可以看见,迦南妇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在神去的方向,24节说,
马可福音7:24
24 耶 稣 从 那 里 起 身 , 往 推 罗 、 西 顿 的 境 内 去 , 进 了 一 家 , 不 愿 意 人 知 道 , 却 隐 藏 不 住 。
这个显然就是耶稣是个仆人的形象,再一次很好的例子。他并没有停下,他不断地在做工。但是他进的这一家,应该不是这个妇人的家,这个妇人听说了就来了,妇人的信心就显明了。神去到的这一家,周围在这家听他讲道的人也看见了信心的见证,是个很美的画面。妇人显明了她的信心,得着了神的恩典。众人看见了见证,听见了神的道,知道我们当用什么去得着神最宝贵的恩典。
最后,7章31节到最后,这个病人聋哑人,耶稣也一样,是在行进的过程中医治的。到了推罗到了西顿,31节,
马可福音7:31
31 耶 稣 又 离 了 推 罗 的 境 界 , 经 过 西 顿 , 就 从 低 加 波 利 境 内 来 到 加 利 利 海 。
低加波利就是河东,应该是格拉森被鬼附的那个人所在的那个地方,应该也是外邦地。又绕了一大圈,来到加利利海。他绕的这一大圈,基本都在外邦地。在这一圈里,我们可以想一想,他一直是在做工的,这个仆人的形象再次显明了。虽然这短短的几节,这一块地方走起来是非常长的一段路,但是回到加利利的时候,他继续做的还是医治。而且,37节,我们最后分享的这一节,
马可福音7:37
37 众 人 分 外 希 奇 , 说 : 他 所 做 的 事 都 好 , 他 连 聋 子 也 叫 他 们 听 见 , 哑 巴 也 叫 他 们 说 话 。
人来到主面前,其实只要安静地去看看主所做的,我们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就是耶稣无可指摘。我们若不信他,一定只是我们的问题了。他所做的一切都好,这样的见证,流传到今天,这样的见证至今不是单单福音书里写的,2000年过去了,历世历代的圣徒都是这么说的,历世历代见过圣灵作为的人,借着圣徒、借着神的救恩得救的那些人发出来的光,周围所被照的人也都会这么说:他所做的事都好。
但是,我们既然知道了,我们该怎么选呢?所以耶稣把这些写下来,其实是要把一个选择的责任,很清楚地摆在我们面前。福音书也好,神的真理也好,一定不是人听了扭头走了,当个谈资的;一定是说:主啊,我愿意接受,我愿意像迦南妇人那样;我不愿意像那些悖逆的法利赛人那样,求主给我们做一个对的选择。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