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第18章逐节注解、祷读
我们来看《民数记》18章。《民数记》18章是紧跟着17章的这个事情之后,神又对亚伦再说了一遍祭司和利未人的职分。这里就更清楚地把祭司、利未人和民众区分开来了。如果我们联系16、17章,我们就比较好理解,这样的一个架构。这也是我们今天分享的第1个点,就是:离会幕最近的是亚伦和他的后裔-----也就是祭司;在这之外的是利未人;在这儿之外的就是民众了。如果以约柜为中心的话,我们看见,离约柜最近的当然是摩西,然后就是亚伦和他的后裔,然后是利未人,然后是民众。
今天第1个点分享,为什么是这个顺序?这就是个非常清楚的谦卑的顺序。摩西是所有里面最谦卑的。从11章我们看见,当把他的职分分给70个长老的时候,约书亚甚至都起了心,要说不对呀,摩西就告诉约书亚不要嫉妒。亚伦和米利暗呢?在《民数记》第12章,他们的骄傲起来了,嫉妒起来了,但很快悔改了,当场当时就悔改了。紧跟着到16章,可拉悖逆,然后可拉死了,但是可拉的众子没有死。
民数记26章
11 然 而 可 拉 的 众 子 没 有 死 亡 。
这说明在当时,我们刚刚读完的《民数记》16章,这个可拉也好,大坍也好,亚比兰也好,他们中间的亲人,听了摩西话的,当时都离开那个帐篷了。因为他们的帐篷整个被掉到阴间去了,地一裂开整个掉进去了。这说明当时可拉的儿子里有选择离开的。可拉其实就是利未人的一个代表了,就让我们看见,就是离神要远一点的是有悔改的。谁在悔改?后几代人在悔改。然后更远的,就是民众,民众在整个16和17章的情形我们看见,完全没有悔改,就是硬着脖子的。
所以我们看这么一个顺序,就能看得出,是什么使我们离神近呢?真的不是取决于神,神特别想跟我们在一起,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很多时候常在想,为什么得不到神的祝福呢?所以耶稣在《约翰福音》15章说,祂说枝子要长在葡萄树里,它就能结果子。这就不取决于树了,那取决于我。我不愿意在树上,我就没法结果子。我像亚伦那样,及时能悔改,那我离神就近;我像可拉的后裔那样,我最后还是悔改了,我写出很美的诗篇的84篇,我还是离神要比会众要近。会众呢,全是硬着脖子的,整个从16 、17章,我们看见,完全不悔改,甚至认为神就是带来死亡的。所以从18章我们一开始就看见,神这样的安排,就相当于告诉所有的普通民众,你们既然认为神是带来死亡的,那在你们的眼里神就是个审判主,所以你们就不能亲近神。这是个很自然的结果,不是因为神,是因为人,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人没有办法到神面前去,是因为我不愿意悔改,那我面对的就是审判主。我愿意悔改,我面对的就是基督,施恩典的主,就是一个施恩座。所以这是个非常简单,但是我们人却很多时候不愿意去面对的道理。我们宁可对人谦卑,我们也不肯对神谦卑。所以就导致神就在18章,把这样的安排做下来,这个安排有极大的恩典。因为在这个安排里,人只需要到利未人和祭司那去,人不需要到自己畏惧的审判主那去。所以我们看见,神即便这样,祂还在想办法能帮助人依然能够与神和好,这就是神的本性。
进到今天的第2个点:当人与神和好以后,神对人的要求,从8节一直到18章的最后,就是按照神要求去把祭物献上。这些我们前面都讲了,这里神特别地又重新再一次地提到了十一奉献的事。就是普通民众的1/10给利未人,利未人的1/10给祭司。为什么在这儿这么提呢?十一奉献在圣经里比较集中的出现,就这么几个地方:第1次就是在《创世记》,也就是亚伯拉罕献给麦基洗德的时候;第2次也就是我们前面刚查考的一卷书,《利未记》最后一章,神特别清楚地讲到,每10头羊中有一头是归神的,每10个,每10个;第3次就是这里,就是《民数记》的18章。再往后就是在希西家的时代和尼希米的时代,以及《玛拉基书》里提到,再就是耶稣也提到过一次,我们一个个再来看。
十一奉献是我们今天讲的非常多的,但我们要知道属灵的意思是什么?这叫感恩。神告诉普通的以色列人,神使我们与祂和好,我们要感恩。我们愿意把自己的1/10献上,作为我们的感谢献给神,这是我们作为得着一个神的礼物,和好是一个礼物,新约就是我们看见了基督,旧约就是我们盼望基督。但是借着献祭来表明我们在盼望祂,我们自然是需要生出感恩的。但是我们发现,在后面希西家的时代和尼希米的时代,有两次属灵的复兴,是因为他们重新又遵循了十一奉献,就带来了属灵复兴。这说明,在这之前,以色列人常常是不遵行的。不遵行就会有后果,这就让我们看见,唉,这感恩会影响我们的祝福的。这样的事,在《玛拉基书》里就更显明了,旧约最后一卷书《玛拉基书》说,你们就把1/10送到神的仓库里,神就把天上的府库打开,让以色列人盆满钵满。这说明这里构成了一个因果关系,就是以色列人在希西家和尼希米的时代,他们得祝福是因为他们回归了十一奉献。在玛拉基的时代,他们有缺乏,是因为他们不肯十一奉献。
为什么一个感恩的事情,最后会带来一个祝福上的缺乏的结果呢?这就告诉我们,我们跟神的关系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我们不是借着东西把感恩给到神,我们跟神的关系就没了。这也是为什么神在以利亚的时代,要献祭求雨的时候,还要先把水倒在祭坛上。在以利亚的时代,以利亚告诉那个寡妇,把最后一把面先做一个小饼给以利亚。不是因为神要他的水,也不是因为神要这个寡妇的面,而是因为我们先要感恩神。我们若不先借着感恩跟神修复关系,我们怎么能把那活水的源头接进来,那祝福的源头接进来呢?这就和《使徒行传》里,保罗和西拉关到牢里去,先唱歌是一样的。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说:“主呀,我一定要看见神迹,我要看见你的供应,然后我再感恩。”这个逻辑是死的,因为神一直给我们供应,神一直在给我们祝福,是因着我们的悖逆,可能走到一个境况,我没办法走下去了。我们的悖逆就是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是恩典。
就像我们昨天查考的17章,神把4个阶段的生命放在一根枯木上,以色列人的结论是:祂是要让我死的神。这怎么感恩?这怎么建立关系?祂是要让我死的神,那就真的变成这样的神了,因为祂本来就是个审判主。如果我要回到感恩,我就看见了施恩座。我不回到感恩,我就看见了审判主,我就看见了十诫的法版,我就看见了西奈山。所以十一奉献是把我们带回到锡安山,把我们带回到施恩的宝座。从哪带回?从西奈山,从律法的审判,从无怜悯的审判带回去。所以我们真的要明白神的心意,神是蛮有怜悯和恩典的,祂盼望我们是在施恩座上与祂相交,是在锡安山的十字架上与祂相交,是在爱的关系里与祂相交。但没有任何一个爱的关系是单方面的,否则这就不叫爱就完全了。一个新郎说“你愿意吗?”没有回音,这就不是关系。我们总是要跟主说:“主呀,我谢谢你。”这是我们今天看的第2个点。
最后一个点,就是耶稣说的,关于十一奉献。祂在《马太福音》里一整章讲到法利赛人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法利赛人这十一奉献也做的。但是我们看见,他们是假冒伪善的。所以这就告诉我们,感恩是从灵里来的,是发自内心从里面出来的,不是一个律法。我们败坏的人,甚至能把感恩做成一个律法,可见我们的罪性是何等的恶呢!一个感谢的事情,我都可以把它做成,我把这个做了就可以了,那我就献上9/10,也没有用的,因为对方收不到。就像一个新郎跟新娘说:“你愿意吗?”,新娘不是发自内心地说“我愿意”,说“我就帮你做饭就好了,我就做好一个妻子应该做的事情就好了。”这不是关系。这里面完全没有关系。进到新约,为什么法利赛人会在那个时代变成这样?因为我们刚才看见了,《玛拉基书》旧约的最后一卷书,神告诉以色列人,他们不蒙祝福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十一奉献。但是神的意思是什么?是因为他不愿意感恩,他们没有关系。法利赛人就把它变成了一个,好,一定要这么做,做了你就得给我。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得着基督的,得着恩典的,都有福了。盼望神开我们里面的眼睛,给我们一个能看见恩典的眼睛,随处看见神给我们的恩典。神借着人,他的孩子帮助我们,给我们的恩典,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知道感恩的人。我们就不但愿意献上1/10,我更愿意把我在这地上的一切,乃至我的生命献给主。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