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 -《 诗篇》123章


Download

我们来看《诗篇》的123篇,这也是一首“上行之诗”,非常短,只有4节。但这短短的一首诗,有非常丰富的情感在里面,就是:我们站在一个需要怜悯的孩子的地位,我们抬头仰望主的时候,这首诗就把我们的心情,非常形象的,也非常深刻的表达出来了。


所以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诗,虽然很短,它也是充分表现出一种有“上行”的诗,就是我们抬头仰望。我们从《诗篇》120开始,我们就开始讲到这“上行之诗”,就是从四围、从四面八方向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就是我们抬头仰望我们的主的时候,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个时候,常常是我们赞美祂,或者求祂怜悯,求祂帮助。

123篇的主题就是求祂的怜悯。第1节说,
诗篇123:1
123 ( 上 行 之 诗 。 ) 坐 在 天 上 的 主 啊 , 我 向 你 举 目 。

这和《诗篇》121篇用的词是一样,“我 要 向 山 举 目,我 的 帮 助 从 何 而 来” 。在这里也是,“坐 在 天 上 的 主 啊 , 我 向 你 举 目 ”。“举目” 其实就是我抬头向上看。圣经里常常把我们来到主面前的这个形态,或者说姿势,描述成向上;比方说,摩西在旷野把蛇举起来,神说,你把铜蛇挂在你的杆上,然后,把它举起来,凡抬头仰望它的,就必得救。

耶稣在《约翰福音》三章讲到这个,也同样说,
约翰福音3:14
14 ……, 人 子 也 必 照 样 被 举 起 来 ,

主耶稣祂把自己比喻成这个铜蛇,祂替我们成为罪,所以在十字架上的主也是被人举起来的。十字架这个刑法是要举起来的,我们也是抬头看祂;我们祷告的时候,也是仰望我们在上的主,这是个非常形象的比方。因为我们低头看就是困难,我们四围一看,都是跟我们一样需要帮助、在罪中痛苦挣扎的人,那我们的帮助从哪里来呢?我们的帮助从抬头仰望来。

“抬头仰望”还很深刻的表明了我们的心,就是我们若不相信,我们是不会抬头的;我们人在自己的路上,如果我已经想好了我该怎么做,我是低头努力往前走的;如果我非常喜悦人的评价,喜悦人的地位,我都是在世界里,凭着所见与人相交的;我只有安静下来我才会抬头,我只有虽然不明白,但我相信,有一位在上,愿意帮助我的主,更有大能,我才会抬头,所以,抬头也表明我的信心,同时,抬头也只能看见神。

《诗篇》123篇,“我 向 你 举 目” ,也同样表达了诗人这样的心。同样2、3、4节讲了两个不同的情形:第1个是我向神祈求的时候,我是个什么状态;第2个,就是我正在的困难里,这个困难有多大,苦难有多大。 第2节就讲到我的状态,这个状态就像什么呢?他用了两个形象的比方,一个就像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第2个就是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他就把我们(因为我们就是弟兄或姊妹,那就是仆人或使女)定位在一个什么角色上呢?就是我是没有什么可配得怜悯的资格的,仆人或使女,我们就是这样的地位。

然后,我们仰望你的心,就像我从主人或主母那得恩惠,而且我也不觉得我配得抬头仰望主的脸,就是我看主人的手或主母的手是一个非常谦卑的角色,诗人把这个描述得极其形象。所以这首诗很美,诗篇123篇,就是我们来到主面前真的是这样,真的是这样。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圣经的那一个场面:当主的工人们、仆人们有这样的异象显现的时候,无论是弟兄或姊妹,他们都是俯伏在主的脚前的,都是不敢去仰望主的。

我们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圣洁的主是个怎样形象,我们也都不知道我们在罪中是有多么的不堪,多么的败坏,所以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主的工人们,那些主的仆人们其实已经比我们要好很多了,无论从哪个方面,信心也好,个人的圣洁程度也好,他们尚且看见主、在异象中显现的主,或者主差的天使,他们都只能俯伏在脚前,更何况我们呢?!

所以在这儿,诗篇123篇的作者就说,我抬头,我就像个仆人,我看见主,但是我不是看主的脸,我只是仰望主的手;我是个使女,我也只能仰望主母的手,仰望到一个地步,就是直到祂怜悯我们。这首诗真的很感动人的,就是它表达我的信心,就是我谦卑,同时我坚定的相信,我相信就是我们的眼睛照样仰望我们耶和华的神,就是我们仰望神,就是我盯着主人的手、主母的手,我仰望神的看顾,仰望神的恩典,到一个地步,就是我直到祂怜悯我们。

这个过程中,在信心中忍耐等候的时间,这个作者其实就说,我愿意吗?就是我相信祂,我知道祂一定会看顾,一夜虽然有哭泣,早晨必欢呼喜乐!神是信实的,这是整个圣经给我们一直以来看见的神的形象,祂必怜悯我们,祂必听允我们的祷告,当我们抬头向祂呼求的时候。

所以诗篇123篇的3、4节,他就讲,我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我们的难处到了极处;他在讲到我们向着神的一面的时候,他话锋一转,虽然很短的只有4节,但那个画面也刻画的非常的真实,就是3、4两节,他说,
诗篇123:3 a
3a 耶 和 华 啊 , 求 你 怜 悯 我 们 , 怜 悯 我 们 !……


他从第2节的最后讲到 “直 到 祂 怜 悯 我 们” ;到第3节说,“怜 悯 我 们 ,怜 悯 我 们 !” 他连续三次,我们可以想一想诗人这个里面的心,是怎样的一个迫切,但是,又没有失掉耐心,这给我们多么好的一个榜样!就是我们来到神面前,既不是说,“哎呀!神啊,反正交给他,我们就无所谓了,他也可能帮助,也可能不帮助”,这不是一个好的心态,或者说,“他总是不帮助我,他可能就不愿意帮助我,我就没有耐心了”,这也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我们看见这里,诗篇作者是恒切的祈求,但他同时没有失掉耐心,他说,
诗篇123:3b-4
3b ……,求 你 怜 悯 我 们 , 怜 悯 我 们 !因 为 我 们 被 藐 视 , 已 到 极 处 。
4 我 们 被 那 些 安 逸 人 的 讥 诮 和 骄 傲 人 的 藐 视 , 已 到 极 处 。

他有两个“已 到 极 处”,就达到了一个高潮!就是说,我们不是因为我的义,不是说我做了什么事情配得,而是主啊,我被环境所压,我被藐视,被讥诮,我的需要,已到了极处。这是一个非常正的到神面前去祷告的角度,就是说,“主啊!我真的需要你的怜悯,因为我的难处已到了极处”。

所以,这样的一个诗,就是真的让我们想起,我们在新约里神给我们的应许,“祂给我们所受的不会超过我们所能受的;祂必给我们开一条路,让我们忍受得住”。所以,在这样的“已到极处”,我们在信心里求神怜悯的祷告,我们就知道,神一定会让我们见到祂的信实、祂的慈爱、祂的怜悯、祂的荣耀!哈利路亚!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