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以斯帖记》4章


Download

我们来看《以斯帖记》四章。这一章里是末底改向以斯帖布置她去向王求助,或者说是要求她向王求助,以及以斯帖的回应。这章我们主要的分享点都是从人对环境的回应的角度来看。因为这一章是非常美的一章,让我们看见属神的人在极难中,在困境中当如何回应环境、做什么样的选择是合神心意的。

我们先看末底改的回应,然后再看以斯帖的(因为顺序是这样)。四章1节,
以斯帖记4:1-3
1 末 底 改 知 道 所 做 的 这 一 切 事 , 就 撕 裂 衣 服 , 穿 麻 衣 , 蒙 灰 尘 , 在 城 中 行 走 , 痛 哭 哀 号 。
2 到 了 朝 门 前 停 住 脚 步 , 因 为 穿 麻 衣 的 不 可 进 朝 门 。
3 王 的 谕 旨 所 到 的 各 省 各 处 , 犹 大 人 大 大 悲 哀 , 禁 食 哭 泣 哀 号 , 穿 麻 衣 躺 在 灰 中 的 甚 多 。

这里在说,末底改并没有觉得他不跪哈曼是错的。所以末底改对他的选择、他的决定是非常有信心的。不但如此,他的同族人也没有埋怨末底改、也没有人去把末底改找出来,让他去向哈曼跪拜,相反,从末底改开始到众多的犹大人,他们都是禁食、哭泣、哀号、披麻、蒙灰来到神面前祈求。这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角度来看待环境:不是环境顺利就是神的祝福、环境不顺利就是神的惩罚、咒诅、管教,而是神的话是怎么样的——我们是回到圣经,在圣灵的带领下得真理的,不是从环境里来看对或不对的决定。如果在环境里,我们立刻会有一个想法:我是不是不跪哈曼是错的?神为什么都不保护我呢?我们很容易就下这个结论。

我们不是靠感觉来跟随神的!神的话是不变的!如果我们是末底改,我们的神学如果是:我跟着神,那立刻就能看见好的祝福啊,那我就不拜他,我就等着,应该哈曼就被一条虫咬死了......我们不可能是这么去跟随神的。我们要这么跟随神,我们不可能经历信心的旅程——神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让末底改看见好的结果(人眼里好的结果);恰恰相反,一个不可更改的王的命令发出去了,以至于全城、连不是犹大人的人都很惊慌。末底改这时候就得面临一个选择了:我对了吗?我还要不要坚持我的选择?我还要不要坚持不向哈曼跪拜?他不但坚持了,他做了更好的选择,(因为)他知道这事是出于神的,他要到神面前去求真正的帮助和依靠。所以,末底改的信心出于什么呢?末底改的信心是出于对神的认识!我们有什么证据呢?四章的13节,
以斯帖记4:13-14
13 末 底 改 托 人 回 覆 以 斯 帖 说 : 你 莫 想 在 王 宫 里 强 过 一 切 犹 大 人 , 得 免 这 祸 。
14 此 时 你 若 闭 口 不 言 , 犹 大 人 必 从 别 处 得 解 脱 , 蒙 拯 救 ; 你 和 你 父 家 必 致 灭 亡 。 焉 知 你 得 了 王 后 的 位 分 不 是 为 现 今 的 机 会 吗 ?

末底改深知几个重要的事实:第一,神一定能够拯救犹大人!即便以斯帖不出手,神也会兴起别人,神会自己出手。这让我们看见,末底改并不是说因为恰好有个养女在王宫做皇后,他死马当活马医去试一下,不是的。他把自己谦卑放在一个位置。神不是说少了末底改和以斯帖犹大人就没得救了,而是让他们在这件事情上有份经历神的真实,这是神带领他们的方式,末底改很清楚,他知道神一定能够得胜。他知道几个重要事实,第一,神一定能得胜;第二,神是良善的神,祂会忍耐等候我们在我们的犹豫里做一个决定。祂不逼迫我们,但是我们若拒绝祂,我们是会有拒绝的后果的。所以,良善的神不等于不是一个审判的主!盼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跟末底改有一样的看见!我们总是说主是有恩典、蛮有怜悯,没有错,但这个不等于在末世的时候、在白色大宝座前,神没有审判——神会使得公义在那一刻得着全部的满足!

我若是以斯帖,我可以做一个选择:我不去!我不去我就安全了。但是末底改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我不去”这个选择,一定会使我进到永恒的审判里去,因为这件事情不是一个帮不帮助以色列人的事情。我们前面就讲到了,以斯帖和路德的对比是什么呢?路德是一个外邦人在外邦地,不要外邦的神,要寻求以色列的真神;以斯帖是一个犹大人,但是在外邦地,没有人知道我是犹大人,没有人知道我有一个真神,我要告诉别人我是属神的人。所以这是一个像路德一般的选择。路得还有一个妯娌,就是跟她同时在拿俄米下面做媳妇的,那个人做的选择就是我回到外邦地去了,我不要以色列的神,我最终走了。但路德对拿俄米说,你的神就是我的神。所以路德是跟随拿俄米的神到犹大地的。而在这儿,以斯帖若拒绝末底改,实际就是拒绝以色列的神。(如果)她选择隐藏自己的身份——我不要站起来,我不要说我是犹大人,(但)因为所有犹大人都要被除,那就也包括以斯帖了,她也是犹大人;哈曼颁出去的这个命令只不过前面反复有铺垫(在《以斯帖记》前面几章):末底改告诉以斯帖隐藏自己的身份、她没有把宗族籍贯告诉别人,但这个不等于她不是(犹大人),她仍然是。

所以,如果说路德是一个外邦人寻求神的话,那以斯帖就是一个以色列人坚守神的道、就是一个以色列人在外邦地显明自己是神孩子的身份,他们都是需要付上信心的代价,这个信心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路得跟着一个寡妇的婆婆,自己也是寡妇,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生是死是不知道的(等会儿我们看以斯帖也是一样的)。但是在这里,末底改知道一个事实:我们的选择可以自己做,但是我们不能选择那选择以后的结果,这是我们定不了的。末底改在这儿深知信心的对象的这个神,祂是大能的,祂是慈爱的,祂也是公义的。他非常清楚的这三点他告诉了以斯帖,这样的一个事实也鼓励、提醒了以斯帖。

今天我们看的第2个点,就是看以斯帖的选择是怎么样的。我们前面一直在看几个人物的形象:恶人在他们的环境里,自然就会做恶的选择;属神的以斯帖和末底改自然就会做属神的选择(因为末底改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就不会因着不跪拜而导致这个后果改主意——他就是这样的人,他没法改主意,他不能去拜别人,也不能去拜别神。在这儿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今天也是靠着主,靠着圣经的绝对真理而生活,不是看环境的变化来改变我们对神话语的认识: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死了也不可以!因为在永恒里,神才是我们真正生命的源头!

所以在《以斯帖记》第四章的后半段,我们分享的就是看以斯帖的选择是怎么样的。这里的环境对以斯帖依然比较糟糕:当她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第4节到第9节),她是怎么回复末底改的?11节,她说“王的一切臣仆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个定例,若不蒙召善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现在我没有蒙召进去见王已经30日了......”这个环境的确不是令人乐观的环境——如果以斯帖是一直蒙恩的状态(所谓蒙恩就是蒙王宠爱的状态),她是不可能30天不见王的。这个状态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不知道什么原因,王在这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宠爱以斯帖,或者说甚至有些疏远她,整整30天没有见王,而这个命令又是如此的不可更改(如果王不伸金杖她就死了),这就意味着以斯帖要去见王,基本上就要准备好把生命献上。而且从环境的角度来分析,从我们人的情感或者从人的趋势角度来看,王是不可能伸杖的(30天都没见她)。

整个《以斯帖记》我们看见的都是这样的情形:全是不可能,回头看都是巧合。但是神是行奇事的神,神的看顾和保守就始终没有离开过整个犹大人(在整个《以斯帖记》里面)。所以在这让我们看见,以斯帖面临的环境完全不支持她做一个选择说“我要去见王”。那她为什么说“我要去见王呢”?就是因为末底改跟她说的那番话(甚至可以说是一番道)。但以斯帖里面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她只是需要神的话再一次鼓励她,她就明白,她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个选择:我到底要神还是不要神?我到底是显明自己是神孩子的身份,还是我就至此跟神没有关系了?这时候她做了对的选择。她说,第16节,
以斯帖记4:16-17
16 「 你 当 去 招 聚 书 珊 城 所 有 的 犹 大 人 , 为 我 禁 食 三 昼 三 夜 , 不 吃 不 喝 ; 我 和 我 的 宫 女 也 要 这 样 禁 食 。 然 後 我 违 例 进 去 见 王 , 我 若 死 就 死 吧 ! 」
17 於 是 末 底 改 照 以 斯 帖 一 切 所 吩 咐 的 去 行 。

一样来到主面前求神的恩典,用禁食祈求的方式。这一章有两次禁食:第一次是全民的禁食,第二次是以斯帖要求末底改所做的禁食;第一次是众人不知道当如何行,全部来到神面前祈求神怜悯的方式,第二次是知道当怎么行,祈求神保护的方式。

所以,我们每一步往前,若不是主带领,我们没办法往前走,以斯帖深知这个道理。不但如此,以斯帖的决定,也就是今天最重要的一句经文,就是四章16节的最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盼望大家把这句都划下来。什么叫真信心呢?就是把生命交在主手里的信心!

我们回头看整个圣经:神对于真正属祂的孩子,一定会给一个信心的测试——“死就死吧”信心的测试。若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测试,没有办法显明他有从神来的真信心——抬着约柜过约旦河的祭司们是脚先踏在约旦河里,水才在约旦河的远方上游亚当城那儿停住了,而不是水先停住,脚才踏到水里;大卫是先决定去打歌利亚,神才让他把歌利亚打死的,而不是天使先把歌利亚打死,他上去再把歌利亚的兵器抢过来,不是的。我们总是直接来到主面前说,主啊,我现在知道什么是对的,而这对的决定会让我付上生命的代价,但是我相信你的信实,我跟随你,死就死吧!

约沙法的时代(我们在读《列王纪》的时候),三波敌人一起来打约沙法。当他们知道神会看顾他们的时候,他们是让奏乐赞美神的人走在最前面的。这样的安排,神若不出手,这批人直接就会成炮灰的。我们跟随神的路就是一个信心的旅程,我们没有人能够说我不经历信心的旅程,能跟神建立真正的关系的。因为“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悦”!而信心是怎样的信心呢?就是以斯帖这样的信心!《以斯帖记》的四章给我们一个极好的信心的例子。

我们经常说,主啊,我相信你。然后我一到需要跪拜哈曼的时候,我就会去做;一到需要犯罪的时候,我就会顺从肉体的;一到需要两个选择,一个是跟随神,一个是跟随世界的时候,我就会跟随世界......我不能说我是真的跟随神有信心的,因为我没有显明——我从来没有在任何时刻显明过我和世人是不一样的,我怎么能说我是有真信心的呢?!

这就是为什么新约的《雅各书》会说: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在以斯帖这一件事情上就让我们看见了:以斯帖的行为就是——我去见王。我们不要误解成我一定要做一点善事叫行为;我一定要做十一奉献是行为......这些都是。但是真正的行为,是跟信心相关的,是在我们面临信心抉择的时候做出来的,那才是圣灵带领下的真行为;如果说以斯帖在之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预备这一刻的话,那她经历的那一切在信心上结出行为的果实来,就在这一天了。什么叫圣灵的果实呢?这就是圣灵的果实,是我们可以吃的,我们今天都在吃以斯帖的“死就死吧”的信心果实。如果说前面的例子我们还能够找到其它的理由——她可能是个性格相对比较柔和的人,所以太监希该喜欢她,那在这里你就找不到任何理由了:因为她可以不去见王,完全可以,而且也不用任何理由,因为她的王已经30天没召见她了。但是她相信,她也愿意按照神的话去行。求神帮助我们,也求神感动每一个属祂的孩子,在这样信心关键的时刻,做顺服神的决定。哈利路亚!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